榆溪河两岸,晨练市民畅享运动激情与乐趣;宽阔道路上,车辆行人文明礼让有序通行;居民小区内,孩童牵着父母的手满脸欢笑……平安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履职、担当尽责,推动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创新开展,让平安在塞上大地真实可感、触手可及。高位推动 着力绘就平安蓝图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所盼。在...
陕西沿黄公路267公里处,榆林市吴堡县岔上镇拐上古渡。黄河水沉稳地向前流淌,在岔上镇丁家畔村迸发出惊人力量,形成壮丽奇观——天下黄河第二碛。从这儿往上一公里,就是拐上古渡口。四锤“摆”着渡船,将一拨游客连车带人送到了对岸。王东宇 摄20多年来,四锤一直守在这儿。用他的话说,渡口、码头就是他的家。守了半天,没等来一单生意,船工四锤有些烦躁。8月5日,午后,太阳明晃晃地照在头顶,码头静悄悄的。来...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多年来,榆林高新区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发展全局的高度看民生,破解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心。擦亮特色教育品牌在榆林高新一中“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获奖者上台领奖。课堂上,老师利用身边的人物和事件导入课题...
高新区一角。2012年,榆林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至今已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很短,犹如白驹过隙;十年很长,一路栉风沐雨。十年来,榆林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以敢为人先、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聚焦市委、市政府打造“改革开放高地、科技创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营商环境高地、诚信服务高地”五大目标,从一片荒沙起步,强产业...
榆林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等。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榆林市8个县30多个村庄战斗生活过。自然的慷慨赠与、历史的厚重积淀,为这片热土增添了无限魅力,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近年来,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村高西沟村。资料图片高原盛夏,米脂县高西沟村绿满山川、风景如画。站在该村龙头山观景台上,“水库清澈映青山,山头坝地望丰收”的生态景观尽收眼底。“高西沟人征山治水60余年,终于有了现在的好光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统筹推进沟坡峁岔水田等综合治理的同时,逐步发展山地苹果等产业,生态效益正在转变为经济效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在子洲...
8月2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榆林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杨向喜,榆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马宏革出席,介绍“牢记嘱托、实干奋进,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有关情况。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陕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榆林紧扣“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三大目标,统筹推进稳增...
走进中煤集团大海则煤矿生产控制指挥中心,一块大电子屏将全矿生产各个环节尽收眼底。得益于分布各处的615个AI视频摄像头,这里实现了采掘、运输、提升、洗选全流程智能化。“以前割一刀煤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只需要50分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大海则煤矿工人李晋说。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大海则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矿井基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
“粉笔黑板”向“智慧教学”转型,见证了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见证了教育内涵发展的提档升级;“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见证了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行目标管理,改革评价机制,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显著增强。据统计,榆林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95...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也是经济脉络、文明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聚力推动高速公路、铁路、民航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塞上明珠已成为一座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现代化交通城市。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夏季,随着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各个项目的陆续开赛,各路宾客正同榆林市民一道,全面体验便利交通带来的出行红利。便捷安全交通助力省运7月30日一早,66岁的榆林市民张爱芳与朋友相约,乘坐省十七运公交专线前往科创新...
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加速迈进,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无人等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1%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位居全省第一。榆林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现在的36%,已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3.24%,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河滨公园。资料图片8月2日,陕西省委...
在升级国家高新区的十年间,榆林高新区在荒沙上建起了科技绿洲、塞上兴业智城,闯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王 植《景观公园十年之变》(组图)李斌《阳光高新》赵一凡《绿色宜居高新》姜玲《四季》(组图)崔亚虎《沙漠新城》杨 红《亲宝宝》符永昊《魅力高新是我家》李 雄《童心向党》
7月29日上午,榆林市委网信办市智慧局联合榆林网、市互联网协会举办防暑降温送清凉慰问活动。公益团队走进榆阳区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向炎热天气下奋战在一线的养路工人、司机送上挂面、绿豆、饮品等物品,并叮嘱他们在辛勤工作时务必注意防暑降温。本次活动也是“陕耀•网络公益我行动”2022陕西网络公益周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现场,网络公益志愿者还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讲,和现场交流等方式,让一线工人了解与自己生活...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近期,榆林市委网信办市智慧局联合榆林网、市互联网协会启动“榆爱同行·e起公益”网络公益活动之“榆小益”公益课堂计划,凸显了地方特点,打造本土公益品牌。7月27日,首场活动走进佳县燕翼堂,期间还开展“榆小益”公益课堂计划之“今天由我们来读”活动,市委网信办市智慧局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网络安全公益宣讲。“山青水清,莫负韶光景……”活动在...
邮箱:ylisc@qq.com
电话:18992280155
地址:榆林高新区新闻大厦
榆林市互联网协会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WWW.YLISC.CN 陕ICP备19006584号-1